张启磊
摘要(Abstract):
在政治经济学视野下考察儒家经典《孟子》和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,可以发现二者有着理论上的差异性契合。在生产的重要性上,孟子认为生产是得民心之要,马克思指出生产是人类历史的起点;在税收的目的上,孟子期望通过薄税敛以行仁政,在共产主义革命到来之前,马克思主张通过税收调节收入分配不公;在商品价值的确定上,孟子认识到了商品价值的差异在于做工之“巨”“小”,马克思认为商品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决定。二者之间有着问题视域、理论框架、运思方式的差异,也存在理论前提、理论内涵、理论旨归的契合。在政治经济学视野下对二者进行理论上的比鉴,能够增进对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契合性的理解,进而在“第二个结合”的基础上增强文化主体性。
关键词(KeyWords): 政治经济学;马克思;孟子;第二个结合;契合
基金项目(Foundation): 2021年度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“浸润与突破: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生活向度研究”(SK2021A0207);; 2022年安徽省“三全育人”试点省建设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能力提升计划项目“《原理》课诠释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逻辑框架研究”(sztsjh-2022-2-17)
作者(Author): 张启磊
DOI: 10.19473/j.cnki.1008-4940.2025.01.011